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清叟次韵见示格律俱高咏叹不置因亦用韵写呈二兄聊发一笑 其二

五十行过二,双鬓飒秋草。 平生素心人,谁与共兹抱。 今年庐山下,得子恨不早。 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 惟应山南北,云母夜堪捣。 独生有先期,回崖讵难到。 丹经不我诳,白发须一扫。 看公须眉苍,杖钺督征讨。

译文:

我已经年过五十二岁了,两鬓的头发就像秋天里萧瑟的野草一样斑白稀疏。一直以来那些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朋友,如今还有谁能和我一起秉持着当初的志向与抱负呢? 今年在庐山脚下,很遗憾没有早点结识你。咱们年岁相同,都对诗书有着同样的喜好与追求。 只想着在山南山北之间,夜晚一同捣制云母。我独自修行已经有了预先的安排和计划,就算是曲折的山崖又怎会难以到达呢。 那丹经上所说的不会欺骗我,我这满头白发定能一扫而光。看你虽然胡须眉毛都已斑白,但仍能手持斧钺督率军队去征讨四方。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