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朱熹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万杉寺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万杉寺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朱熹 休沐聊命驾,驾言何所之。 行寻庆云寺,想像昭陵时。 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 空山岁年晚,鬰鬰凌寒姿。 当年雨露恩,千载有余滋。 匠石不敢睨,孤标俨相持。 更启石室藏,仰瞻天像垂。 愿以清净化,永为太平基。 译文: 在休假的时候,我暂且驾车出游,心里想着这一趟要去哪里呢。 我一路前行,寻访庆云寺,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宋仁宗昭陵那个时代的景象。 寺庙门前,杉树生长的小径幽深静谧;屋后的杉树,颜色独特,别具一番风味。 空旷的深山里,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这些杉树郁郁葱葱,展现出不畏严寒的姿态。 当年它们蒙受着如同雨露般的皇恩,即便历经千年,仍然有着充足的滋养。 就连善于识别木材的工匠都不敢斜着眼睛去看它们,它们孤傲的身姿庄重地挺立着,两两相对。 我又打开了石室中的经藏,抬头瞻仰着如天空星辰般悬挂的佛像。 我真心希望能用这清净的教化,永远奠定太平的根基。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