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朱熹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温汤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温汤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朱熹 连山西南来,中断还崛起。 干霄几千仞,据地三百里。 飞峰上灵秀,众壑下清美。 逮兹势力穷,犹能出奇伟。 谁燃丹黄燄,爨此玉池水。 客来争解带,万劫付一洗。 当年谢康乐,弦绝今已矣。 水碧复流温,相思五湖里。 译文: 连绵的山脉从西南方向延伸而来,中间好像断开了,却又重新高高崛起。 山峰高耸,直插云霄有几千仞之高,占据的地面方圆达三百里。 高耸的山峰充满了灵秀之气,众多的沟壑流淌着清澈秀美的溪水。 等到山脉的气势快要穷尽之时,仍然能够展现出奇特雄伟的景象。 是谁点燃了那丹黄的火焰,在煮着这如美玉般清澈的池水呢? 游客们来到这里,都争着解开衣带,仿佛要把无数劫难的疲惫都在这里一并洗净。 当年的谢灵运,他那美妙的琴音已经断绝,如今一切都已成为过去。 这碧绿的水依旧流淌着,带着温热,让人不禁在这美景中,思念起那五湖的风光。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