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吴给事三首 其一

台省倾群望,江湖去一麾。 语闻三谏切,政有百年思。 不尽云龙会,还寻雾豹期。 谁知七休咏,翻入八哀诗。

译文:

在朝廷台省之中,您备受众人的敬仰与瞩目,就像一颗闪耀的明星,是大家所仰望的对象。然而您却毅然前往江湖之地任职,去履行一方的职责。 听闻您曾多次恳切地向朝廷进谏,那言辞是如此的深切、直率,满怀着对国家和百姓的赤诚之心。您所推行的政策,影响深远,哪怕过了百年,人们依然会怀念、感恩。 只可惜您和贤明君主的风云际会还没有充分展开,没能完全施展您的才华和抱负。本想着之后能像隐藏在云雾中的豹一样,在合适的时机再次展现自己的风采。 谁能料到,您写下的表达隐居意愿的《七休诗》,如今却成了像杜甫《八哀诗》那样哀悼贤才离世的悲歌,令人无限悲叹。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