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朱熹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 其二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与少傅国公唱酬西湖佳句谨次高韵聊发一笑 其二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朱熹 越王城下水融融,此乐从今与众同。 满眼芰荷方永日,转头禾黍便西风。 湖光尽处天容阔,潮信来时海气通。 酬唱不夸风物好,一心忧国愿年丰。 译文: 我恭敬地听闻侍郎使君您展示出与少傅国公相互唱和的描写西湖的绝妙诗句,我便依照高妙的韵脚写下这首诗,权当博人一笑。 越王城下方的湖水波光粼粼、暖意荡漾,从现在起,这样的欢乐要和众人一同分享。 此时,满眼都是菱角和荷花,它们陪伴着人们度过漫长的日子;可转眼间,秋风起,满眼就会变成金黄的禾黍。 西湖湖光的尽头,天空显得格外开阔;当潮水按时涨起的时候,大海的气息也随之弥漫过来。 我们相互唱和的诗作,并非只是夸赞这西湖的风光美好,而是心中始终怀着对国家的忧虑,只希望年年都能丰收,百姓生活安稳。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