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澄远寄羊裘且有怀仁辅义之语戏成两绝为谢以发千里一笑 其二

谁把羊裘与醉披,故人心事不相违。 狂奴今夜知何处,月冷风凄未肯归。

译文:

是谁把这羊裘送给醉醺醺的我披在身上呀,原来是老朋友呀,他的心意与我所想完全契合。 那狂放不羁的严子陵今夜又会在哪里呢?在这月冷风寒的夜里,他怕是还不肯归来呢。 注:诗中“狂奴”常指东汉隐士严子陵,严子陵曾身披羊裘在泽中垂钓,这里可能用此典故增添诗的意趣。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