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二首 其二

潜心虽出重爻后,著眼何妨未画前。 识得两仪根太极,此时方好绝韦编。

译文:

虽然我深入钻研《易经》的道理是在研究了那些复杂的爻辞之后,但不妨在还没看到具体的卦象绘制出来之前,就用心去思考其中的奥秘。 要是能够领悟到阴阳两仪的根源其实就是太极,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算是把《易经》研究透彻,达到可以像孔子那样把编连《易经》竹简的皮绳都翻断的境界,也就可以真正放下《易经》,无需再苦读了。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