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公雅卜居图

往者仲长子,高情世无俦。 一朝谢尘躅,卜筑娱清幽。 茅屋八九间,下有良田畴。 后簷果垂实,前庭树相樛。 胜日宾友来,琴觞共舒忧。 言论核幽妙,理乱穷端由。 至今一卷书,凛然昭千秋。 沈侯经济业,夙尚本林丘。 谈笑出幻境,寤言蹑斯游。 仰睇白石岗,俯濯青瑶流。 旷然宇宙外,邈矣将焉求。

译文:

过去有个叫仲长统的人,他高尚的情怀在世上无人能比。 有一天他告别了尘世的踪迹,选择一处地方建造居所来享受清幽的生活。 那里有八九间茅草屋,屋下是一片片肥沃的田地。 后屋檐下的果树挂满了果实,前庭的树木相互缠绕在一起。 在美好的日子里,宾客朋友都来了,大家弹琴饮酒,共同排解忧愁。 他们的言论深刻探究着幽微精妙的道理,把天下的治乱根源都剖析得清清楚楚。 直到如今,他留下的那一部《昌言》,正气凛然,昭示千秋万代。 沈先生有着经世济民的才业,向来就崇尚山林丘壑的生活。 他谈笑间就能摆脱虚幻的尘世景象,清醒言说时就如同追随仲长统的足迹去游历。 他抬头仰望那白石山岗,俯身清洗着清澈如美玉般的溪流。 他的心境空旷得仿佛置身于宇宙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别的追求了。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