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

武夷之境多神僊,我亦驻此临风轩。 方池清夜堕碧玉,重帘白日垂洞门。 暗泉涌地紫波动,微雨在藻金鱼翻。 倚槛照影清见底,拄杖卓石寻无源。 洗头玉女去不返,遗此丈八芙蓉盘。 溪船明月泛九曲,出入紫微听潺湲。 便欲此地觅真隠,何必商山求绮园。

译文:

武夷山的境地有诸多神仙,我也停留在这临着风的轩窗边。 清澈的夜晚,方形的池子里仿佛落下了碧绿的美玉,层层帘幕在白天低垂于洞门前。 隐秘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泛起紫色的波浪,细微的雨丝洒落在水藻上,金鱼欢快地翻腾。 我倚靠在栏杆边,池中倒影清晰可见,水底清澈见底,拄着拐杖立于石上探寻这泉水的源头却毫无踪迹。 那洗头的玉女一去不复返,只留下这像一丈八尺芙蓉盘般的方池。 明月之下,我乘坐着溪边小船游览九曲溪,穿梭在云霞缭绕之处,聆听着溪水潺潺流淌的声音。 我便想在这地方寻觅一处真正的隐居之所,又何必像古人那样去商山寻访绮里季等四位隐士呢。
关于作者
宋代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