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清音堂其下琵琶洲也再用韵

夜横霜竹梦游仙,晓到余干月满川。 山遶楼台欲无地,水环洲渚更连天。 明霞一抹朱弦直,芳草分垂绿绶鲜。 却忆洞庭张乐地,石钟浮磬定同编。

译文:

夜晚,我像在梦幻中弹奏着霜竹(或许是竹箫之类),好似梦游仙境一般,清晨时分来到了余干这个地方,只见月光洒遍了整个河川。 四周的山峦环绕着楼台,仿佛都快没有多余的地方了,江水环绕着洲渚,水天相接,连成了一片。 天边一抹明亮的云霞,就像那笔直的红色琴弦,岸边的芳草纷纷垂落,如同鲜绿的丝带一样。 此时我不由得回忆起洞庭湖上演奏音乐的地方,那石钟山发出的声响,应该和这里的景致一起被编入美好的诗篇呀。
关于作者
宋代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