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岩畔瞥不瞥,竖起脊梁生铁橛。 无端林下错商量,携手相随入虎穴。 瓮里蓦然失却鳖,个事明明向谁说。 彼时只是此时人,谁知眼里重添屑。 我携拄杖奔南北,君入西山恣轻忽。 放下蛇头捋虎须,翻身便作白拈贼。 太虚全布目前机,生杀交驰谁敢窥。 我来一笑重相见,鼻孔由来向下垂。 密庵家风彻骨贫,密庵有眼且无筋。 将无作有这些子,透这些子能几人。 西风落木天宇迥,君兮不住别峰顶。 曹谿一滴杖头挑,涨起吴江千万顷。
送悟藏主还姑苏
译文:
在玲珑岩畔,那一瞬间的领悟啊,不管你能否察觉,都要挺直脊梁,像那坚硬的铁橛一般坚定。
无缘无故地在山林之下错误地探讨佛法,还携手一起进入这充满挑战的“虎穴”修行。
就像瓮里突然不见了鳖,这其中的玄机明明摆在那里,却不知该向谁诉说。
那时的人其实就是此时的人,可谁能知道,这看似平常的情境里,却像眼里又添了碎屑般让人烦扰。
我手持拄杖奔波于南北各地,你则进入西山肆意洒脱、自在随性。
你放下危险,去捋老虎的胡须,这大胆的举动,就像那突然翻身成为盗贼的人一样出人意料。
整个虚空都布满了眼前的机缘,生死交替、变化万千,又有谁敢去窥探其中的奥秘呢?
如今我带着笑意再次与你相见,人的本性就如同鼻孔一直向下垂一样,未曾改变。
密庵禅师的家风是彻骨的清贫,密庵虽然有眼却好像没有筋骨般不执着于表象。
把无当作有,就这么一点微妙的道理,能真正参透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呢?
秋风中树叶飘落,天空显得格外高远空旷,你啊,不住在别峰之上。
你用禅杖挑着曹谿那一滴佛法的甘露,这甘露却能让吴江涨起千顷波涛。
关于作者
宋代 • 释崇岳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为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赞及他书所录编为另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