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聪首座之弋阳兼呈陈郎中

当头一著没巴鼻,坐断诸方成忌讳。 此心不向白云闲,一锡飘然下层翠。 晦庵过犯弥天大,居士无端也捏怪。 至今落赚有谁知,也要大家偿夙债。

译文:

一开始,这修行的关键法门就难以捉摸,像是毫无凭据,稳稳占据了各种修行境界的至高点,却也因此成了众人不敢轻易触碰的忌讳。 你这颗心并不愿在白云缭绕的悠闲境界中停滞不前,手持锡杖,身姿潇洒地从那层峦叠翠的山林中飘然而下。 当年晦庵先生(朱熹)的言行过错大得像天一样,而陈郎中你这居士也无缘无故地做出一些怪异的举动。 到如今,这其中误导人的事情又有谁知道呢?不过这也算是大家要偿还过去积累下来的因果债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会因对诗中典故和宗教内涵的解读不同而有差异。诗中涉及不少佛教和宋代人物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释崇岳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为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为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赞及他书所录编为另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