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雩亭词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 鬰青林兮对起,背绝壁之穹隆。 独樵牧之往来,委榛莽其蒙茸。 试芟夷而却视,翕众景之来宗。 擢连娟之修竹,森偃蹇之乔松。 山靡靡以旁围,谷窈窈而潜通。 翩两翼兮前张,拥千麾兮后从。 带湘江之浮渌,矗远岫兮横空。 何地灵之久閟,昉经始乎今公。 怳栋宇之宏开,列阑楯之周重。 抚胜概以独出,信兹山之有逢。 予揆名而诹义,爰远取于舞雩之风。 昔洙泗之诸子,侍函丈以从容。 因圣师之有问,各跽陈其所衷。 独点也之操志,与二三子兮不同。 方舍瑟而铿然,谅其乐之素充。 味所陈之纡余,夫何有于事功。 盖不忘而不助,示何始而何终。 于鸢飞而鱼跃,实天理之中庸。 觉唐虞之遗烈,俨洋洋乎目中。 惟夫子之所与,岂虚言之是崇。 嗟学子兮念此,溯千载以希踪。 希踪兮奈何,盍务勉乎敬恭。 审操舍兮斯须,凛戒惧兮冥蒙。 防物变之外诱,遏气习之内讧。 浸私意之脱落,自本心之昭融。 斯昔人之妙旨,可实得于予躬。 循点也之所造,极颜氏之深工。 登斯亭而有感,期用力于无穷。

译文:

我眷顾着岳麓山那深邃隐蔽之处,那里有一座供人诵读诗书的学宫。郁郁苍苍的树林相对挺立,背后是高耸的绝壁。只有樵夫和牧童在这儿来来往往,四周是杂乱茂密的榛莽野草。 我试着清除这些杂草后回头一看,众多美景仿佛都汇聚到了这里。修长的竹子挺拔生长,高大的松树威严挺立。山峦连绵起伏环绕在四周,山谷幽深静谧又暗暗相通。亭子两侧如飞鸟张开的翅膀向前延展,后面又像有千军万马簇拥跟随。湘江碧绿的江水如丝带般环绕,远处的山峦挺拔地横亘在天空之下。 这地方的灵秀之气为何长久被封闭,直到如今这位贤明的公(可能指修建此亭的人)才开始开发建设。恍惚间,宏伟的亭宇豁然敞开,四周排列着重重的栏杆。抚摸着这绝佳的景致,它如此独特出众,真可谓这座山的幸事。 我思量着为它取名并探究其中的含义,于是从“舞雩之风”中选取了名字。往昔在洙水和泗水之畔,孔子的弟子们从容地陪侍在老师身边。因为圣人老师有所询问,弟子们都恭敬地跪着陈述自己的志向。只有曾点的志向,和其他几位同学不同。当他放下瑟,发出铿然一声时,想来他内心的快乐早已充盈。品味他陈述的那番舒缓从容的话语,哪里有对功利的追求呢。 他主张既不忘记也不急于求成,展示出事物无所谓开始和终结的道理。从天空中飞鸟翱翔、水底里鱼儿畅游的景象中,体悟到天理的中庸之道。仿佛能看到唐尧虞舜的遗风盛德,庄严地显现在眼前。只有夫子对他表示赞许,这哪里是对空洞言辞的推崇呢。 可叹学子们啊,要记住这些,追溯千年去追寻古人的踪迹。想要追寻古人踪迹又该怎么做呢?何不努力做到恭敬谨慎。审视自己在瞬间的取舍,在迷茫之中保持戒惧之心。防范外物变化的诱惑,遏制气质和习性带来的内心冲突。让私心杂念逐渐消散,使自己的本心光明澄澈。这就是古人的精妙旨意,我们可以切实地在自身上领悟。遵循曾点所达到的境界,像颜回那样深入地下功夫。登上这座风雩亭而有所感慨,期望能永远不断地努力进取。
关于作者
宋代张栻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