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杂诗二十首 其四

伍员奔吴日,苍皇及水滨。 弯弓射楚使,解剑与渔人。 抉目观亡国,鞭尸失旧臣。 犹为夜涛怒,来往百川频。

译文:

当年伍子胥逃奔吴国的时候,慌慌张张地来到了江水之滨。他弯弓搭箭,射杀追赶他的楚国使者,为了感谢搭救自己的渔人,解下佩剑相赠。 后来他虽辅佐吴王成就一番霸业,但吴王夫差不听他的忠言,他悲愤地预言吴国将亡,甚至要求把自己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看着吴国灭亡。他还曾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打其尸体,这样的行为也让他失去了身为臣子应有的操守。 即便到现在,好像伍子胥的怨恨还未消散,夜晚的江涛依然汹涌澎湃,就像他那满腔的愤怒,那波涛来来往往,频繁地涌动,好似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也像是伍子胥的怒气在这百川之间不断回荡。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