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 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禹力顺而东,汉防筑其陬。 完坏非一日,利害经千秋。 主印无切责,治水莫轻谋。 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樽酒与歌舞,上客共优游。

译文:

我听说你如今就要前往魏都大名府任职了,且听我讲几句,稍作停留再启程。 如今那里已经没有了战争的纷扰,战马不用再用于征战放牧,但当地百姓却饱受黄河泛滥之苦。黄河之水从遥远的西方浩浩荡荡地奔涌而来,一路汹涌澎湃,流遍了整个华夏大地。 自古以来,黄河就常常决堤泛滥,这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到如今更是成了难以治愈的大患。当年大禹治水,顺着地势让黄河之水向东流淌;汉朝时,人们在黄河岸边修筑堤坝。然而,黄河堤坝的完好与损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所带来的利弊影响已经历经了千秋万代。 你此次去担任掌管印章的官职,虽然没有治理黄河的紧迫责任,但也切不可对治水之事轻易发表意见或做出决策。 大名府的知府是山西的种氏家族之人,他地位尊贵,已经被封为通侯。他常常会举办酒宴,安排歌舞作乐,与座上的宾客们一同悠闲地享乐。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