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通州通判刁国博

古郡见郎山,海云遮一半。 阳乌出沧波,光彩临砚桉。 小吏抱牍来,磨墨为点窜。 岂以岛屿人,百事皆漫漫。 朝廷通守任,不使守专断。 是恐缪其才,民劳乃生乱。 辛勤虽然多,鱼蟹莫知筭。 夜月上蓬瀛,偷闲举杯看。 因行计较足,少别休兴叹。

译文:

在这古老的州郡,能望见郎山,可那海上飘来的云朵遮住了它的一半。朝阳从苍茫的大海中升起,那明亮的光彩洒落在书桌之上。小吏抱着文书前来,我便磨好墨汁为文书修改批注。 可不要以为这地处岛屿的地方,什么事情都可以漫不经心、敷衍了事。朝廷设置通判这一官职,就是不让知州一人专权独断。这是担心知州才能不足、处理事务有误,使得百姓劳苦,进而引发祸乱。 虽然在这里工作会十分辛苦,但这里的鱼蟹多得难以计数。夜晚,明月升上了海上仙山般的美景之处,不妨偷得片刻闲暇,举起酒杯欣赏这月色。 只要把各项事务都盘算清楚、处理得当,即便与家人朋友短暂分别,也不必为此伤感叹息。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