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测崇班驻泊相州

知君邺城去,历览古时迹。 峨峨铜雀台,其下遗瓦砾。 不化鸳鸯飞,多近蟾蜍滴。 哀哉魏武帝,雄智图九锡。 俄闻望西陵,作妓向朝夕。 曾何百年间,事往如霹雳。 空余几仞土,阴峭古藓碧。 下有牧羊人,上有牂与𦍠。 寒风吹枯草,草短声剌剌。 珠翠为埃尘,冠剑埋百尺。 颜回饮一瓢,仲尼不暖席。 拥徒食人肝,生莫如盗跖。 令名今犹存,焉在刻金石。 我辈当太平,白首如战敌。 又知为善乐,尚媿苟仕籍。 行行勤抚兵,竖威酬德泽。

译文:

我知道你要前往邺城任职,在那里可以一一游览古时的遗迹。 那高耸的铜雀台,如今台下只剩下了残砖碎瓦。 曾经象征美好爱情的鸳鸯瓦不会化作鸳鸯飞去,而更多地靠近了蟾蜍形的砚滴。 可悲啊,那魏武帝曹操,他雄才大略,妄图谋取九锡之尊的地位。 不久后他遥望西陵,让人早晚歌舞来陪伴自己。 可曾几何时,不过才百年时间,那些过往的事情就像霹雳一样迅速消逝。 如今只剩下几仞高的土堆,阴森陡峭,上面长满了碧绿的古藓。 土堆下有牧羊人在放牧,土堆上有母羊和小羊。 寒风吹着枯萎的野草,草短,风吹过时发出剌剌的声响。 当年的珠翠如今都化作了尘埃,冠冕和宝剑也被深埋在地下。 颜回生活贫困,一瓢饮便能自得其乐,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四处奔波,席子都坐不暖。 而像盗跖那样带领一帮人吃人肝的大盗,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可是颜回和孔子他们美好的名声至今还留存着,又何必依靠刻在金石上来流传呢。 我们这些人生活在太平时代,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还像面对敌人一样兢兢业业。 我们也知道做善事是快乐的,但还惭愧自己只是苟且地在官场任职。 你此去一路前行,要勤勉地安抚士兵,树立威望来报答朝廷的恩泽。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