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刘仲叟泽州园亭

城临太行谷,谷暖宜草木。 既移洛阳花,又种阮家竹。 五色杂黄红,一林常翠绿。 其间广亭开,亦欲危榭筑。 春归百禽嚎,抟黍及布谷。 桑上啄椹食,林下窥果熟。 果收椹已尽,飞去不须逐。 婆娑黄杨树,谁谓逢闰缩。 物犹有进退,此理何用告。 余心当郊君,未有地可卜。 缀书岂贪乐,且以苟微禄。

译文:

这座城紧挨着太行山谷,山谷气候温暖,特别适宜草木生长。主人既移栽了洛阳的名花,又种下了如阮氏家族般高雅的竹子。园子里五彩斑斓,黄红相间的花朵交相辉映,一整片林子四季都翠绿葱茏。 在这花竹之间,一座宽敞的亭子已然建成,还打算再修筑一座高耸的楼阁。春天归来,各种鸟儿欢快地啼叫,有抟黍鸟和布谷鸟的声音此起彼伏。鸟儿们在桑树上啄食着桑椹,在树林下窥视着果子成熟。等果子收获、桑椹也被吃完,它们就飞走了,不用去驱赶它们。 那棵姿态优美的黄杨树,谁说它遇到闰年就会缩减生长呢?世间万物都有进退变化的规律,这个道理又何须多言呢。 我内心其实也向往像你这样在郊外拥有一方园子,可我却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选择。我不停地写文章、做学问,哪里是贪图其中的乐趣呢,不过是暂且以此来谋取微薄的俸禄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