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金山昙颖师呈永叔内翰

江中峨峨山,上有道人住。 风涛响殿阁,云雾生席屦。 道人如不闻,道人如不顾。 谁能识此心,来往只鸥鹭。 京洛三十年,尘埃一相遇。 我与信都公,已落衣冠故。 平生守仁义,齿发忽衰暮。 世事不我拘,自有浩然趣。 未由逢故人,坐石语平素。

译文:

江中有一座巍峨高耸的山,山上住着一位有道的僧人。 狂风掀起的波涛声在殿阁间回响,山间的云雾仿佛就在他的座席和鞋子旁弥漫升腾。 可这位道人就好像既没听到那风涛之声,也好像根本不在意身边的云雾。 谁能够真正理解他这颗超脱的心呢?只有那来来往往的鸥鸟和白鹭能与他相伴相知。 我在京城洛阳生活了三十年,在尘世的纷扰中偶然与您相遇。 我和信都公欧阳修啊,如今都已脱去了昔日的官服,成了故旧之人。 我们这一生坚守仁义之道,不知不觉中牙齿头发都已衰老。 世间的种种俗事再也束缚不了我们,我们自有那浩然的志趣。 只是还没有机会与老友相逢,一起坐在石头上,畅聊往昔的情怀。
关于作者
宋代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