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楼

晋起不由德,亦坐崇清虚。 陵夷莫挽回,后世犹受污。 庾非适用才,夷甫真其徒。 楼以庾得名,而庾愎且迂。 面势瞰空阔,簷楹焕丹朱。 遐想如不及,效尤无乃愚。 风流与经济,本自珉玉殊。 空谭养虚誉,胎祸取炭涂。 峻约火燎原,典午辕下驹。 举扇障蜚尘,王叟宁厚诬。 狥名不既实,扁榜谁权舆。 得兴偕下僚,小节安足模。 捍患识黄楼,仰高题景疎。 于是复间然,吾言乃迂儒。

译文:

晋朝的兴起并非凭借德行,也是因为崇尚那种清谈玄虚的风气。国运逐渐衰败而无法挽回,后世也还受到这种风气的不良影响。 庾亮并非是那种能实际解决问题、有经世致用之才的人,他简直就是和王衍一样清谈误国的那类人。这座楼因为庾亮而得名,可庾亮这人刚愎自用又迂腐不切实际。 这楼所处地势能俯瞰空旷开阔的景色,屋檐和柱子都闪耀着朱红色的光彩。人们遥想庾亮的所谓风流韵事,好像还觉得追不上他的境界,可盲目效仿他这不是愚蠢的行为吗? 所谓的风流和经世济民的才能,本质上就如同石头和美玉那样有着天壤之别。那些人只知道空谈来养成虚假的声誉,最终只能给自己招来灾祸,陷入困境。 清谈误国的危害就像火势燎原一样难以控制,西晋政权就如同辕下的小马,任人摆布。王衍用扇子遮挡灰尘,这难道是对他的过分污蔑吗? 追求虚名而不注重实际,这楼的命名又是谁开的头呢?庾亮能和下属一起饮酒作乐,这些小的方面哪里值得去效仿呢? 苏轼建造黄楼来抵御水患,他的这种见识令人敬仰;胡寅题写“景疏”,体现出高尚的情怀。要是有人认为我这样说不妥,那也只能说我是个迂腐的儒生罢了。
关于作者
宋代陈造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