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贵中和,偏徇古无取。 无心斯善应,奸誉乃其蠹。 柰何闻见间,往往用心误。 扶弱抑其彊,古或垂此誉。 世异俗且殊,处今犹徇故。 曲直本不昧,彊弱岂所据。 君子不此恤,情伪溷丹素。 富室被剥朘,日有贫窭虑。 士夫受加陵,悔不齿编户。 羸弊取必胜,玉色吞气去。 不知世富室,如母子所怙。 不知意定向,未语机已露。 传继用一律,抱寃莫赴愬。 用是致和气,南首问燕路。
听政
译文:
治理政事以秉持中正平和最为可贵,片面地依从某一方自古以来都不可取。没有私心偏见才能妥善应对各种事务,而那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声誉,实际上是为政的祸害。
无奈在日常听闻和所见之中,人们常常因为用心的方式不对而犯错。扶持弱小、抑制强大,在古代或许有人因此留下美名。但时代已经不同,风俗也有差异,如今还一味遵循旧法就不合适了。
是非曲直原本是很清晰的,怎么能仅仅依据强弱来判断呢?君子如果不忧虑这些,那么真假善恶就会混淆不清。富裕的人家遭受剥削搜刮,每天都有陷入贫困的担忧。士大夫受到欺凌,后悔自己还不如普通百姓。
那些弱小的一方非要在争斗中取胜,而强大的一方只能忍气吞声、脸色难看地离开。人们不明白,世间的富裕人家,就如同母亲和孩子有所依靠的保障。也不明白,一旦心意有了偏向,还没说话意图就已经显露出来了。
如果一直都用这种单一的方式处理事情,那么有冤屈的人也无处申诉。要是用这样的做法来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就如同想往南方走却去问通往北方燕地的路一样,方向完全错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