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倅留题奉圣

飞鸿渺天末,目送类中散。 谪仙负诗狂,直欲摘星汉。 白云千丈峰,金碧美且焕。 忘言老瞿昙,祇作空花观。 轩冕傥来耳,世事亦其漫。 鸾凤在赤霄,宁肯就绁绊。 惟余忧国心,抚事辄悲怨。 饥馑有流离,十室九不爨。 上动黄屋念,每日不遑旰。 公岂爱登览,微意寓篇翰。 山僧遽传似,字字如珠贯。 劝分岂无术,未必愧鞭算。 升斗倘均惠,沟壑庶少逭。 福星公恐是,畴复虞岁旱。 王事敢告劳,行役春过半。 鬓丝禅榻畔,纶巾时一岸。 溪山得胜赏,歌舞废屡按。 请颂海沂康,民谣兹可玩。

译文:

### 译文 远飞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尽头,我像嵇康那样久久目送它们离去。诗仙李白怀着狂放的诗心,仿佛要伸手去摘取天上的星汉。 眼前是高耸千丈、白云缭绕的山峰,山间的金碧建筑美丽而光彩焕然。那忘却言语的老僧人,只把这一切当作梦幻的空花来观想。 高官厚禄不过是偶然得来罢了,世间的事情也都是如此虚幻。鸾凤翱翔在高远的天空,怎肯被绳索羁绊束缚。 只剩下我这忧国的心思,每看到世间之事就忍不住悲怨。如今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十户人家有九户都生不起火做饭。 这情况让皇帝都忧心挂念,每天忙到很晚都顾不上吃饭。您哪里是单纯喜爱登山览胜啊,您的深意都寄托在诗文之间。 山寺的僧人很快就把您的诗传播开来,那诗句字字珠玑、连贯精妙。 劝人拿出粮食救济灾民并非没有办法,您也未必会愧对那些严苛的征算之法。要是能把粮食公平地分发给百姓,或许能让一些人免于饿死在沟壑之中。 您恐怕就是那能带来福祉的福星,谁还会担忧遭遇旱灾呢。 为了公事我怎敢诉说劳苦,这一路奔波,春天都已经过去大半。 我在禅榻边看着鬓发渐白,时常把纶巾掀起。在这溪山之间尽情欣赏美景,连歌舞都多次停止排练。 请让我歌颂这一方百姓的安康,百姓们的歌谣值得细细品味。 ### 解析 这首诗中,作者虞俦先描绘了自然美景与虚幻的禅意感悟,表达对名利的淡泊。接着提到百姓因饥荒流离失所,皇帝忧心,体现出对国事的关注。赞扬友人写诗寄意关心灾民,认为友人有办法救济百姓,是能带来福祉的福星。最后描述自己为公务奔波,在欣赏溪山美景中感受百姓生活,展现出一种对百姓安康的期许。
关于作者
宋代虞俦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