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长见示悼鹤之诗若不能释然者因次韵以广其意且于鹤不能无责焉耳

君家青田姿,见之毛骨寒。 方当秋露警,遽迫夏景残。 年来纵饮啄,意外失防闲。 谁欤不具眼,毙之于汝安。 竹林有余荫,荷塘岂不宽。 正坐出门误,宁虞行路难。 因思出处理,士君子惟艰。 方其穷居时,孤进无还丹。 山林欲长往,钟鼎夫岂悭。 一朝陇书至,倏若登天翰。 肉食无远谋,伐檀讥素餐。 失身坠戮辱,无乃佞与奸。 逐兔牵黄犬,东门那得还。 竟死咸阳市,恸哭何辛酸。 丹涂布衣愿,恨不蒯与菅。 富贵履危机,怅望扶摇抟。 世事亦堕甑,天理真循环。 向来京口铭,俯仰成悲欢。 世无薛公笔,想像付永叹。

译文:

这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古体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您家那有着青田鹤般风姿的鹤啊,我见到它的样子都不禁毛骨悚然。 正当秋露降临、环境充满警示的时候,它却突然遭遇了夏日景象将尽的厄运。 这些年它纵情地吃喝,意外地放松了防备。 是哪个没有眼力见儿的人啊,将它置于死地还觉得心安理得。 竹林还有着足够的阴凉,荷塘难道不够宽阔吗? 正是因为出门这个错误的决定,哪里会想到行路竟如此艰难。 由此我想到了处世之道,士君子为人处世真是艰难啊。 当他们处于穷困隐居之时,独自进取却没有灵丹妙药来助力。 本想着在山林中长久地隐居,难道是追求富贵的机会太吝啬吗? 一旦朝廷的诏书到来,就好像一下子能像鸟儿登天一样平步青云。 那些高官厚禄之人往往没有长远的谋划,就像《伐檀》里讽刺的那些只吃闲饭的人。 一旦失身陷入耻辱和杀戮之中,恐怕就是因为谄媚和奸邪的缘故。 就像李斯想带着黄狗出东门追兔子,哪里还能有机会呢? 最终死在了咸阳集市,人们恸哭是多么辛酸啊。 像丹涂这样的平民百姓的心愿,只恨不能像野草蒯和菅一样平凡度日。 富贵的道路上往往隐藏着危机,只能怅然地望着大鹏展翅高飞。 世事就像那已经摔破的甑,破了就无法挽回,而天理却是真实地循环往复。 以前京口的铭文所记载之事,转眼间就从欢变成了悲。 世上已经没有薛公那样的妙笔,只能在想象中发出永远的叹息了。
关于作者
宋代虞俦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