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男儿多负心,女心良易知。 琴音和且谐,何以得淫思。 文君慕相如,慇懃夜于飞。 不惜鹔鹴裘,愁成远山眉。 茂陵独何事,为颦效东施。 兴言念畴昔,卿红怳如玑。 弹作白头吟,深心写琴诗。 郎听弦上声,妾志终不移。 清商感人情,两意亦以非。 文君获所愿,相如悟沈迷。 宁能已消渴,琴台遂同归。 妾欲理丝桐,丝桐亮以悲。 谓言无终极,当非长别离。

译文:

这首诗以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借古事表达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感慨。以下是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男人大多容易辜负真心,女人的心思却很容易被人知晓。那琴音和谐美妙,怎么会产生放纵的情思呢? 卓文君爱慕司马相如,殷勤地在夜里与他一同私奔。他们甚至不惜拿司马相如的鹔鹴裘去换酒,卓文君也因忧愁而眉头紧锁,如同那含愁的远山眉。 司马相如在茂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要去效仿东施皱眉(暗指他有变心之举)。回想往昔,你红颜如珍珠般闪耀。 卓文君弹奏出《白头吟》,把自己深深的心意都写进琴诗之中。郎君你听着弦上的声音,我对爱情的心意始终不会改变。 清商之音能触动人心,可两人的心意却已经不同了。好在卓文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司马相如也从沉迷中醒悟过来。 司马相如即便身患消渴之症,他们最终还是一同回到了琴台。我也想弹奏这琴瑟,这琴音清亮却满含悲伤。我本以为我们的感情没有尽头,不该有长久的分离啊。
关于作者
宋代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