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游元著潇湘晚景图

与翁家世俱东鲁,不记翁游曾到楚。 看翁写此六幅图,怪翁笔力能如许。 孤烟合处渔著村,老雁归时帆入浦。 丹枫翻翻江气寒,莫雪初晴山月吐。 杜陵野老经行处,度支病郎用心苦。 惟翁妙思自暗同,楚玉何曾识神女。 信知胸中著云梦,不止豪端挟风雨。 祇今小纸弄姿态,气韵酸寒终愧古。 蜀山秦树各异状,所向一律人笑汝。 谁能为证张与吴,十年此病翁今无。

译文:

我和您家都来自东鲁地区,我不记得您是否曾到过楚地游玩。但看到您画出这六幅潇湘晚景图,我着实惊叹您的笔力竟如此厉害。 画面中,袅袅孤烟汇聚之处,是渔家的村落;归巢的老雁飞过,帆船正缓缓驶入水湾。火红的枫叶随风翻动,江上弥漫着阵阵寒意;暮雪刚刚停住,山间明月已然升起。 当年杜甫这位“杜陵野老”曾游历此地并留下诗篇,段文昌这位“度支病郎”也用心描绘过潇湘之景。唯有您的妙思暗自与他们相同,就像宋玉也未必真的了解神女一样,您对潇湘之景的感悟也有着独特之处。 我相信您胸中装着如云梦泽般广阔的天地,不仅仅是笔下能挟带风雨般的气势。只是如今您在这小幅纸张上作画,虽然姿态各异,但气韵上的酸寒终究还是比不上古人。 蜀地的山、秦地的树各有不同的形状,如果您无论画什么都千篇一律,可是会惹人笑话的。谁能请张璪和吴道子来为您作证呢?不过,我想您历经十年,如今应该已经没有这个毛病了。
关于作者
宋代周孚

周孚(一一三五~一一七七),字信道,先世济南(今属山东),寓居丹徒(今属江苏)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登第十年始官真州教授。淳熙四年卒于官(本集陈珙序),年四十三。曾著书驳郑樵《诗辨妄》。有《蠹斋铅刀编》三十卷、《非诗辨妄》二卷。事见《嘉定镇江志》附录、《至顺镇江志》卷一八。 周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附录之拾遗诗及明抄本多出的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