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丞以皓雪鲜梅奇语见示戏占闲人浪辞酬之

四海一山玉,切作冠巑岏。 冠上戴明月,履下踏飞湍。 肺肠裹林壑,表里交珊珊。 上界雪可饱,下土人希餐。 三春镇长在,九夏何曾残。 大千薝卜林,巨万梅花团。 花惟白皓皓,巾自乌漫漫。 纯玉龙争飞,杂玉龙皆蟠。 千丈亭不历,九尺庵随看。 摩云起高崖,运斤吾能刊。 书空结奇字,擘镜谁能观。 须弥有数尽,此兴无时阑。

译文: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如下: 整个天下的山峦就像一块巨大的美玉,仿佛被精心切割雕琢成了高耸险峻的样子,好似给山峰戴上了一顶独特的帽子。山峰之上,明月高悬,仿佛是帽子上璀璨的装饰;而山脚下,湍急的水流奔腾不息,就像有人踏在那飞泻的急流之上。 人的肺腑之间好似包裹着山林沟壑的清新之气,从内到外都仿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在那高远的天界,雪花或许可以当作充饥之物,但在尘世之下,人们却很少能有这样的“餐食”。 这里仿佛永远是春天,四季中春天长久地停留,即便到了炎热的夏天,也不见春光有丝毫的残败。广阔的世界里,到处是如薝卜花般洁白的花林,还有数不清的梅花团簇在一起。 那些花朵洁白如雪,而人们头上的头巾却是乌黑一片。洁白纯净的雪花像玉龙在空中竞相飞舞,而夹杂着杂质的雪仿佛玉龙都盘伏着。 那千丈高的亭子未曾去游历,小小的九尺庵却能随时去看看。高耸入云的山崖拔地而起,我仿佛有挥舞斧头去雕琢它的能力。 在空中书写奇特的文字,可又有谁能去欣赏这如镜中景象般的奇妙之作呢?即便是像须弥山这样巨大的事物也有穷尽的时候,但我此刻的兴致却永远不会有尽头。
关于作者
宋代王质

王质:(1127-1189) 字景文,号雪山,郓州 (今山东东平) 人,寓居兴国军。绍兴三十年 (1160) 进士。孝宗朝,为枢密院编修官,出判通荆南府,奉祠山居。有《雪山集》、《雪山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