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八咏 秋空月皎皎

月皎皎,皎皎飞明镜。 涤风露以孤高,照溪山而清静。 协二气之金精,肃万物之西成。 卷云衢之点缀,廓天路之澄清。 扫埃𡏖于玉宇,流沆瀣于金茎。 泛林光于远野,转簷影于高城。 荡金蛇兮深浪涌,浸玉兔兮长滩平。 射潜渊兮鱼龙动,冷巢栖兮乌鹊惊。 在冰壶兮心腑快,吸琼华兮毛骨轻。 念远人兮怀塞北,依末光兮思承明。 颢气分深浅,素魄有亏盈。 桥成牛女渡,日沈河汉倾。 光辉半八月,忧乐殊群情。 肃肃渐寒色,远雁向南征。 此景皆奇绝,兹地独峥嵘。 当午夜之寥閴,带远烟之蒙幂。 认遥山于微微,分近树于历历。 急捣衣之寒砧,引泊舟之横笛。 繄赏心之难并,对兹焉真无敌。 佳人兮怀哉,参已横兮归去来。

译文:

月亮皎洁明亮啊,宛如明亮的镜子在天空中飞悬。 它在风露中显得无比孤高,洒下清辉让溪山一片宁静。 它契合着阴阳二气中的金精,严肃地见证着万物在秋季的成熟。 它卷走了云路上的点缀之物,廓清了天空道路的浑浊,使其澄澈透明。 它清扫掉天空中的尘埃,让露水如甘露般流淌在金茎之上。 它的光辉洒在远处的原野,使树林泛着光亮;月光转动,房檐的影子也在高城上移动。 月光洒在深浪中,如金蛇游动,层层浪涌;月光浸照着长滩,仿佛玉兔卧在上面,滩面平展。 月光射进深渊,引得鱼龙都为之惊动;寒冷的月光让巢中的乌鹊也受到惊吓。 人处在这如冰壶般清澈的月色中,心腑畅快;仿佛吸饮了琼华仙露,浑身轻松。 此时,思念着远方塞北的亲人,凭借着这微弱的月光,想着朝廷中的光景。 秋天的清冷空气有深有浅,月亮也有缺有圆。 牛郎织女搭起鹊桥得以相聚,太阳落下,银河倾斜。 月光在八月中旬最为明亮,人们的忧愁和欢乐却各不相同。 天气渐渐肃杀寒冷,远方的大雁向南飞去。 这样的景色都奇特绝美,而此地的景色更是出众。 在午夜的寂寥安静中,带着远处烟雾的朦胧。 微微能辨认出远处的山峦,清晰地能区分出近处的树木。 传来急促的捣衣声,那是寒砧在敲打;还有停泊在岸边的船上响起的横笛声。 可叹赏心乐事难以同时拥有,面对这样的月色美景,实在是世间无敌。 心中思念着佳人啊,参星已经横斜,还是回去吧。
关于作者
宋代唐仲友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秘书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