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八咏 冬野雪垂垂

雪垂垂,迥野望中奇。 冥迷一色混,琢镂万般宜。 严风初作意,爱日为收曦。 千山淡若惨,万壑冻无姿。 同云忽沍合,飞絮渐分披。 漫天历乱落,洒槛横斜吹。 粉浸两溪浪,琼削千林枝。 素虬桥枕渚,冰柱瓦流澌。 田种皆雍伯,弦绝非子期。 沙头雁影灭,城角鸟声悲。 烟孤辨村墅,天沈迷酒旗。 爱登楼之纵目,忘起粟之侵肌。 忽愁容以暂开,漏朝晖之照瞩。 射积素之峰岭,认微波之溪谷。 灿垂簷之明珠,烂开府之群玉。 凛暮寒而复凝,洒夜声而相续。 靓开阖以多端,玩朝昏而未足。 孤松气独刚,百谷土增沃。 积阴那可久,见𪾢深所欲。 白雪与阳春,愿赓郢中曲。

译文:

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在这辽远的野外望去,景色奇异无比。 天地间一片昏暗迷茫,雪色将一切都混为一体,它雕琢刻画着世间万物,怎么看都恰到好处。 凛冽的寒风刚开始发威,温暖的太阳也收起了光芒。 千万座山峰都显得暗淡凄惨,无数的山谷被冻得毫无生气。 阴云突然凝聚在一起,如飞扬的柳絮般的雪花渐渐飘散开来。 雪花漫天杂乱地飘落,横斜着吹打在栏杆上。 雪融入两条溪流的波浪中,像是给千万树木的枝头都削出了美玉般的形状。 石桥像白色的虬龙卧在水渚之上,屋瓦上的冰柱如同流动的冰块。 田野里的积雪就像雍伯所种的玉石,伯牙却再也找不到像子期那样能听懂他琴音的人。 沙滩上大雁的影子消失了,城角传来鸟儿悲伤的叫声。 孤零零的炊烟让我能勉强辨认出村庄,天色阴沉得连酒旗都看不见了。 我喜爱登上高楼极目远望,甚至忘记了寒冷的侵袭。 忽然忧愁的面容暂时舒展开来,原来是早晨的阳光照射过来了。 阳光洒在积满白雪的峰岭上,我也能辨认出溪谷中泛起的微波。 屋檐下悬挂的冰凌像灿烂的明珠,就像官府中陈列的美玉。 傍晚的寒冷又重新凝结,夜里雪落下的声音持续不断。 雪的开合变化多端,我从早到晚观赏都看不够。 孤独的松树气质依然刚劲,百谷的土地因雪变得更加肥沃。 阴寒的天气怎么能长久呢,我多么希望看到晴朗的日子。 我愿像宋玉回应楚王那样,和着郢中的高雅乐曲,为这白雪与阳春美景吟诗赞颂。
关于作者
宋代唐仲友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秘书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