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九江赠同舍陈伯秀

异时夫子门,论交心独可。 晨窗并几案,莫檠共灯火。 同升大宗伯,道阻山砐硪。 淡墨湿栖鸦,天开棘闱锁。 高张三百丈,徧数不及我。 咫尺判飞沈,鹏抟笑鸢堕。 音尘两疎阔,岁月悉箭笴。 风吹樊口帆,雨系浔阳柁。 故人尚一尉,旌旗穿紫逻。 相逢话旧游,拨置朱墨伙。 握手忘寒温,屈指半𫐘轲。 官居岸平湖,波涛日舂簸。 饱看五老面,此计殊未左。 山房旧闻名,欲往辄不果。 须君发其藏,万卷书绕坐。

译文:

以前在老师门下求学的时候,咱们相互交流思想,我只认可你的见解。清晨时分,我们并案而坐一同学习;夜晚,又共享一盏灯火相伴苦读。 后来我们一同参加礼部的考试,可惜道路艰难,你如那高耸的山峰般崭露头角。考场上,你挥笔疾书,字迹如栖息的乌鸦般灵动洒脱,而考场大门打开,那是考试结束的信号。你高中的喜讯如高飞三百丈的大鹏般令人瞩目,可榜单上却没有我的名字。就这么咫尺之间,我们命运迥异,你如大鹏展翅高飞,而我却似坠落的风筝。 此后我们音信渐少,时光飞逝如离弦之箭。如今我乘船,风鼓着樊口的船帆,雨打着浔阳江的船舵。 我听说老朋友你还只是个县尉小官,可你却像旗帜穿梭在紫逻山间一样自在。我们相逢后,一起回忆往昔的交游,把那些官府的公文都抛在一边。我们激动地握手,都忘了寒暄冷暖,屈指一算,我们大半的人生都坎坷不顺。 你为官的地方在平静的湖边,却每日被生活的波涛冲击颠簸。不过你能常常看到庐山五老峰的面容,这也算不得是个坏打算。 我早就听闻你有个藏书的山房,可一直想去却没能成行。这次得请你打开山房,让我坐在那环绕着万卷书籍的地方好好感受一番。
关于作者
宋代吕祖谦

吕祖谦(一一三七~一一八一),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学教授。乾道五年(一一六九),添差严州教授。六年,召为太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主管台州崇道观。二年,参与朱熹、陆九渊鹅湖之会。三年,召为秘书郎,兼职如前。重修《徽宗实录》成,迁著作佐郎。先是奉诏编类《皇朝文海》,六年,书成,赐名《皇朝文鉴》,除直秘阁,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八年,卒,年四十五。著有《东莱吕太史文集》十五卷、别集十六卷、外集五卷等,并辑有《近思录》。事见《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吕祖谦诗,以宋嘉泰四年吕乔年刻、元明递修本《东莱吕太史文集》为底本。校以清胡凤丹辑《金华丛书》本(简称金华本)、清胡宗楙辑《续金华丛书》本(简称续金华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