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似之提举湖南

昨日有客去分符,今朝有客来揽辔。 蕨芽掇尽笋可𠜾,送客焉知老将至。 儒雅风流能有几,南宫先生无乃是。 十年不复梦蓬山,万里何为隔湘水。 叶公岿然地官贰,颜公领袖天下士。 星联郎署尤与何,次第诸公亦连茹。 一时台省旧名德,十见班行已三四。 可令仆马病崔嵬,独抱兰荪吊憔悴。 渔樵混迹山穷处,故故肯临人不记。 酒半停杯问须发,夜阑秉烛征文字。 多时渴见痛折节,万事要看方得意。 先生行矣扈甘泉,请自此心扶大议。

译文:

昨天有位友人带着朝廷的符节前往赴任,今天又有客人前来整理缰绳准备出发。野外的蕨菜都已经被采摘完了,竹笋也到了可以品尝的时候,在这一次次的送客中,不知不觉我都快老了。 文雅洒脱、风度翩翩的人能有几个呢,您这位南宫先生恐怕就是这样的人吧。我已经十年都不再梦到那蓬莱般的朝堂了,为何您还要远行万里去隔着湘水的湖南呢? 叶公(可能是当时一位德高望重的官员)依然稳坐在地官副职的位置上,颜公则是天下士子的领袖。朝堂上众多官员如同星辰相连,尤某和何某等官员也都各有风采,各位公卿也一个接一个地在仕途上有所进展。 一时间,朝廷台省中那些旧时的贤德之人,我已经在朝堂的行列中见过三四回他们变动了。怎么能让您的仆人和马匹在旅途劳顿中疲惫不堪,独自怀抱香草去慰问那身处远方的憔悴之人呢。 您曾经像渔樵一样隐居在那山的深处,却还是特意前来拜访,人们可能都没记住这些过往。喝酒到一半时我们停下酒杯,相互询问对方的须发是否已添了白发,夜深了还拿着蜡烛探讨文章学问。 我许久以来就渴望见到您,也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万事都要看长远才能得偿所愿。先生您这就要去皇帝身边扈从了(暗示杨似之此次赴任前途光明),请秉持着这份初心去支持那些重大的决策吧。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