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林多益丞宁海

同里衣冠近阔疎,同年齿发多衰变。 美人宜在玉笋班,隠吏亦随花雨县。 有杭一苇逢迎可,每食双鱼甘旨便。 顾瞻周道竟何如,善为身谋吾岂愿。 清庙笙镛济济陈,碧梧鸾鹄深深见。 由来盛事岁月晚,谁到修途肝胆健。 杨花吹水酒摇波,一请加餐再无倦。

译文:

咱们同乡当中有身份地位的人,这些年联系也渐渐少了,当年和我们一同考中科举的人,如今大多容颜衰老、头发花白,变化很大。 你本应在朝廷的官员队伍里大放光彩,如今却到宁海那样的小地方去做县丞,就像隐居的官吏随伴着落花飘雨的小县城。 要是去杭州的话,乘坐一叶扁舟就能轻松往返,而且在那里生活,每顿饭都能有鲜美的鱼,生活也算惬意。 看看这世间的大道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又怎会愿意仅仅为自己的前途去谋划呢。 在宗庙祭祀的场合,那笙和镛等乐器整齐地陈列演奏,场面十分庄严盛大;就如同高大的碧梧树上,鸾鸟和鹄鸟藏于深处,让人觉得高洁不凡。 自古以来,很多美好的事情都要经历岁月的沉淀才能实现,又有谁能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始终保持着赤诚的肝胆和坚定的信念呢。 杨花飘落在水面上,水波荡漾,就像酒杯中的酒在晃动。我在此劝你多吃些饭,保重身体,不要倦怠于生活和事业。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