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君只字双南金,予子拳石藏幽深。 百名以上辞不淫,我岂识子犹渐襟。 黄山之阿墓林林,断碑日烁秋雨霖。 彼岂孙子力不任,人莫过问嘷孤禽。 子以穷饿死苦吟,束棺逆旅无衣衾。 末乃得此世所钦,子视昔者孰与今。 区间寿短升与沉,长留天地谁无心。 于中诗人最岖嵚,竟亦朽腐如书蟫。 何独遗子天球琳,上与郊岛名相寻。 虽无荐藉鬼已歆,况立之后主釜鬵。 期以数岁头胜簪,有田可稼桑可纴。 收拾旧稿编朱锓,未必千载无知音。 请我书此碑之阴,大亮一语不肯侵。 呜呼读者悲不禁,牛羊勿践木森森。
书黄岩丁明仲墓志碑阴
译文:
叶君写的每一个字都如同两块南金般珍贵,我的孩子(此处结合语境推测,可能指逝者)的一方小小墓石藏在这幽深之处。墓志上百余字的文辞简洁而不浮夸,我虽说未必十分了解你,但对你的敬意已渐满衣襟。
黄山山坳里墓冢众多,那些断碑在阳光下暴晒,又经受着秋雨的淋洗。难道是他们的子孙没有能力维护吗?只是无人过问,只有孤禽在那里哀号。
你因穷困潦倒而饿死,一生苦苦吟诗,死后在客舍中入殓,连件像样的衣被都没有。到最后却得到了世人的钦佩,你看看从前和如今的境遇变化。
世间人的寿命有长有短,命运有起有伏,能长久留名于天地之间,谁又能做到无心呢?在这其中,诗人的命运最为坎坷不平,最终也会像书虫一样腐朽消逝。
为何唯独你能留下如天球、琳玉般珍贵的声名,能与孟郊、贾岛那样的大诗人齐名。即便没有他人的荐举凭藉,你的亡魂也已得到慰藉,何况还立了后嗣来掌管祭祀之事。
再过几年,后人能有所成就,有田可耕种,有桑可养蚕织布。到时收拾起你旧日的诗稿,编成书籍刊刻流传,未必千年之后没有知音。
你请我把这些话写在碑的背面,丁明仲为人光明磊落,我写的话语也不敢有丝毫欺瞒。
唉,读到这些文字的人定会悲不自禁,请别让牛羊践踏这周围树木繁茂的墓地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