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行客有戒,正热人不禁。 出门一昔雨,解缆十日阴。 湘山益以碧,湘水益以深。 天光接云梦,野暝蒙衡郴。 蝇无盘中迹,蝉有木末音。 顾乃废枕簟,爰方索衣衾。 我起问夹岸,往岁孰与今。 衡茅或数间,丛竹皆十寻。 蒲莲间华实,鸥鹭时浮沉。 老穉各有得,渔樵不相侵。 早插禾欲孕,新炊粟如金。 为之失倦游,于以成孤斟。 永怀泛湘人,屈贾多愁吟。 往者亦此境,今者亦此心。 空名但千载,佳思谁一襟。 时哉不可失,浯溪更骎骎。
行湘喜雨简刘公度周明叔
译文:
准备出行的时候,同行的人曾提醒我,这天气正热得厉害,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可出门当晚就下了一场雨,解开船缆后,又连续十天都是阴天。
雨后,湘山愈发显得碧绿,湘水也变得更加幽深。
天空的光影与云梦泽相连,野外暮色笼罩着衡州和郴州。
盘子里再也没有苍蝇的踪迹,蝉在树梢间发出阵阵鸣响。
因为天气转凉,我都不再用枕席,反而开始寻找衣被来保暖。
我起身向两岸的人打听,问他们今年和往年相比怎么样。
只见岸边有几间简陋的茅屋,丛丛翠竹都有十寻之高。
菖蒲和莲花有的开花、有的结果,错落相间,鸥鹭不时在水面上沉浮嬉戏。
老人和小孩各有所得,渔夫和樵夫之间也互不侵扰。
早插的禾苗即将抽穗孕籽,新煮的粟米饭色泽如金。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忘却了旅途的疲倦,独自斟饮美酒。
我不禁深深怀念起那些曾在湘江泛舟的人,像屈原、贾谊,他们留下了许多饱含愁绪的诗篇。
过去的人面对的也是这样的景象,如今我的心境和他们或许也有相通之处。
他们虽留下了千古空名,但那美好的情思又有谁能真正领会呢?
时机不可错过啊,我得赶紧前往浯溪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