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筇杖

岷峨山下筇竹杖,危者使安衰可壮。 秦皇汉武穷兵不可得,我独得之今丞相。 前年有旨还故园,其冬急召朝日边。 半岁驱驰数千里,頼有此杖常扶颠。 仓黄又别修门去,私室无人谨呵护。 夜半雷霆下取将,儿叫妻啼留不住。 我闻丞相下峡时,一物无有杖自随。 属当晏朝立仗久,怜我弱胫疲坳螭。 如今步屧随衰草,十步趑趄九步倒。 假如杖在欲用之,山精海怪震怒亦不保。 君不见杜陵桃竹欹,常恐失之君山湖上之风波。 梓潼使君之赠尚尔耳,况自丞相还如何。

译文:

在岷峨山下生长的筇竹制成的手杖啊,它能让身处险境的人安稳,能让衰弱之人增添力量。当年秦始皇、汉武帝用尽兵力去寻求它都没能得到,而我却从如今的丞相那里得到了这根珍贵的手杖。 前年,我得到旨意返回故乡,到了冬天又被紧急召回朝廷。半年里我奔波了数千里路,全靠这根手杖常常扶持着我,让我不至于跌倒。 匆忙之间我又要告别京城离去,家中无人时,我还小心谨慎地呵护着它。可半夜里突然像有雷霆降临把它夺走了,儿子哭叫、妻子悲啼,也没能把它留住。 我听说丞相顺江出峡的时候,别的东西什么都没带,只有这根手杖一直跟随他。在早朝时,大臣们站立许久,丞相怜悯我瘦弱的小腿,在崎岖的路上行走容易疲惫,才把这手杖送给了我。 如今我迈着缓慢的步子,走在衰败的草丛间,走十步就有九步要趔趄着差点倒下。就算这手杖还在,我想要使用它,说不定山精海怪发怒也不会让我安稳地拥有它。 你没看到吗?当年杜甫得到桃竹杖,还常常担心在君山湖上的风波里把它丢失。梓潼使君赠送的东西尚且如此让人珍惜,更何况这是从丞相那里得来的手杖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