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琴行送许深父同知被诏赴阙

伯牙非不善鼓琴,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 亦有师旷号精绝,蜚雪白昼为重阴。 吾琴不以与二子,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 后夔安在九嶷远,南风不竞凤鸟瘖。 恭惟高宗复古殿得此,净洗禁昧朱离任。 一鼓朝纲日井井,再鼓边柝秋沉沉。 桑麻万里皆按堵,笙歌三纪无沾襟。 桥山遗此岁月侵,何时雅颂得所籥不僣。 宝藏岂爱五重玉,市价敢论双南金。 公归旧隠三霜砧,天子恭默思商霖。 君臣祥琴适相际,使者十辈来骎骎。 白麻已草弄印久,端揆虚左谁当今。 我抱此琴病山林,不如送公西归调釜鬵。 但愿为作南风音,上以对扬高宗中兴之大业,下以追还虞舜万国之欢心。

译文:

伯牙并非不擅长弹琴,他的指尖能够描绘出山的高峻和水的幽深。还有师旷,号称琴艺精绝,据说他弹琴能让白昼飞雪,化作浓重的阴云。 我的琴艺不与这两人相提并论,因为这两人的琴音不过是衰乱之世的愁叹与悲吟。那古时的乐官后夔如今在哪里呢?九嶷山那么遥远,《南风》之乐不再强劲,连凤凰都不再鸣叫。 遥想高宗在复古殿得到了这样的良才,将宫廷中的昏暗愚昧洗净,任用贤能之人。第一次击鼓整顿朝纲,使得政务日渐井井有条;第二次击鼓,边疆的巡更声在秋夜中显得格外深沉宁静。万里桑麻之地的百姓都安居乐业,三十多年来歌舞升平,人们不再因苦难而伤心落泪。 但自高宗驾崩后,岁月不断流逝,什么时候才能让雅颂之乐回归正统,使音律不出现僭越呢?珍贵的宝物又怎会吝惜那五重美玉,市场价格又怎敢只论双南金的价值。 您回到旧居已有三年,天子默默沉思,渴望得到如商汤时的甘霖般的贤才来辅佐。君臣之间如同祥和的琴音恰好相遇,十批使者快速地前来征召您。任命的诏书早已拟好,宰相之位虚左以待,当今谁能担当此任呢? 我抱着这把琴,因病隐居山林,不如送您西归京城去施展治国的才能。只希望您能奏出如《南风》般的雅音,对上能够颂扬高宗中兴的伟大事业,对下能够唤起像虞舜时万国归心的欢悦。
关于作者
宋代陈傅良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巨擘。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历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为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赞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为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谥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为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