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佛日山

平生临平山,知诵藕花句。 轻帆几来往,山色澹如故。 宁知千万峰,中间著佳趣。 萧萧苍髯翁,为指花城路。 我来春正浓,天寒日将暮。 云深钟呗鸣,自喜得胜具。 缅怀玉局僊,老笔扫朝雾。 玉槊俨相持,珠旒竟何所。 惟余渥洼水,苍龙角牙露。 人间翻覆手,烈日变烟雨。 俗子眩炎凉,三四错赋芋。 道人笑视之,万化随所遇。 深坐十笏地,一息了千虑。 个中谁得知,幽鸟背人去。

译文:

我这一生对临平山印象深刻,早就熟知“藕花”这样的优美诗句。曾经多次乘着轻快的帆船在这一带往来,那山的景色依旧是那么恬淡。 哪里知道在这千万座山峰之中,还藏着如此美妙的意趣。有位胡须稀疏斑白的老者,为我指引前往花城的道路。 我来到这里时,正值春意正浓,但天气寒冷,太阳也快要落山了。云雾深处传来了钟声和诵经声,我暗自欣喜,觉得自己有了探寻胜景的机缘。 我不禁缅怀起苏轼这位仙人,他那老辣的笔触能扫去清晨的迷雾。眼前的山峰如同玉槊一般严整地对峙着,可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又在哪里呢? 只留下像渥洼水一样的清泉,水中的石头如苍龙的角牙露出水面。人间的事情就像翻手覆手一样变幻无常,刚才还是烈日当空,转眼间就变成了烟雨迷蒙。 世俗之人被世态炎凉所迷惑,就像那些在“赋芋”故事里弄不清“朝三暮四”和“暮四朝三”的人一样糊涂。 道人却笑着看待这一切,世间万物的变化他都能坦然面对。他安坐在狭小的禅房里,片刻间就能消除千般忧虑。 这其中的奥妙谁能真正知晓呢?只有那幽鸟也不理解,背对着人飞走了。
关于作者
宋代楼钥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