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文叔正言送日铸茶

古人养老食而酳,后人既饱须啜茗。 唐称阳羡顾渚茶,惠建之名犹未省。 小团花𩊓矞云龙,竞巧争妍动天听。 要之造化生万物,甘苦酸盐适其性。 古来水品多异同,茶品知谁真得正。 芽新火活善调汤,种类虽殊俱隽永。 坡翁立论亦颇当,一贬一褒何太猛。 北苑固为天下最,未必余茶尽邪懭。 越山日铸名最高,种在阳坡性非冷。 父老不堪痛摧抑,待以奴隶心若鲠。 草木端有地所宜,此品标奇惟一岭。 祇因杂取应人须,寖使虚名成画餠。 坡公殆未识吾真,真者如珠光自炯。 白头拾遗辨真赝,非是容心为乡井。 寄来双缶妙绝伦,病叟新尝信侥幸。 七碗自煎成水厄,笑看腹似支离瘿。

译文:

古人养老,吃饭之后会用饮料来漱口,而后人吃饱了就需要喝茶。 在唐朝,大家都称赞阳羡、顾渚产的茶,那时候福建建州等地的茶还没什么名气。 后来小团茶,花纹精美如同云龙一般,人们竞相在茶的制作上争奇斗巧,这事儿都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说到底,大自然孕育万物,甘、苦、酸、咸的味道都是它们本身的特性。 自古以来,对于水的品鉴就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而茶的品质,又有谁真的能评判得准确呢? 新鲜的茶芽,旺盛的炭火,再加上善于调煮茶汤的技艺,虽然茶的种类不同,但都有独特的韵味。 苏东坡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但他对茶的一贬一褒实在是太极端了。 北苑茶固然是天下最好的茶,但也未必其他的茶就都不好。 越山的日铸茶名气最高,它种在向阳的山坡上,茶性并不寒凉。 当地的父老乡亲受不了对它的过度贬低,把它当作低等的茶看待,心里就像有根刺一样难受。 草木生长本来就有适合它们的地方,日铸茶这种茶的奇特之处就只在这一座山岭。 只是因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混杂采摘,渐渐地让它徒有虚名,就像画出来的饼一样。 苏东坡大概没有真正认识到日铸茶的好,真正的日铸茶就像珍珠一样,光彩自然明亮。 我这老头子来辨别茶的真假,并不是出于对家乡的偏袒。 你寄来的两罐茶精妙绝伦,我这生病的老头子能尝到真是太幸运了。 我自己煎茶喝,喝了七碗,就像遭遇了“水厄”一样,但我笑着看看自己的肚子,就像长满了瘤子一样。
关于作者
宋代楼钥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