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渊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诗 其一

郊墟远人烟,栖迹在衡宇。 年龄迫衰谢,渐觉有病苦。 眼如隔罗縠,耳仅闻钟鼓。 手中一枝筇,借以扶伛偻。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况,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我居住在郊外的村落,这里远离了人间烟火。我栖息的地方,不过是那简陋的房屋。 随着年岁不断增长,我已逐渐走向衰老。身体也越来越差,渐渐感受到了病痛的折磨。 我的眼睛看东西,就好像隔着一层轻薄的丝织品,模模糊糊,很不清晰。耳朵也不太好使,只能勉强听到钟鼓之类比较响亮的声音。 手中拄着一根竹杖,只能依靠它来支撑我那已经佝偻的身躯,艰难地行动。
关于作者
宋代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