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捕虎行

世无壮士力扼虎,群虎食人人莫御。 上官付之无奈何,悬赏谩令招猎户。 猎户徒能逐麕麂,初非法中虎匠比。 心胆既怯赏又轻,谁肯向前判一死。 官遣弓兵相助佐,猎户见之气先挫。 心忧得赏为所分,眼见有虎容渠过。 弓兵散在村落中,村民鸡犬为一空。 四足之虎未可捕,两足之人与虎同。 真虎为患时一出,人虎为患朝连久。 东乡闻虎在西隣,人虎又向西乡集。 野外晡时即掩关,椎苏不复更登山。 人虎难避愈真虎,纵为虎食不闻官。

译文:

如今世上没有像古时勇士那样有力气能直接扼住老虎咽喉的人,一群老虎肆意吃人,却没人能抵御它们的侵害。 上级官员对此毫无办法,只能空泛地悬赏招募猎户来对付老虎。然而这些猎户平常只擅长追逐獐子、小鹿之类的小猎物,根本没法和真正精通捕虎之法的虎匠相比。 他们胆子本来就小,官府给的赏钱又少得可怜,谁愿意豁出性命去和老虎搏斗呢? 官府还派遣了弓兵去协助猎户捕虎,可猎户一见弓兵,气势一下子就泄了。他们心里担忧好不容易捕到老虎得到的赏钱会被弓兵分走,所以就算看到老虎也故意放它过去。 那些弓兵分散到各个村落之后,把村民的鸡呀、狗呀都抢得一干二净。四条腿的老虎还没抓住呢,这两条腿的“人虎”却和真老虎一样为非作歹。 真正的老虎为害人间,还只是偶尔出来伤人;可这些“人虎”却从早到晚不停地作恶。东边村子刚听说有老虎出没,西边村子又传来“人虎”聚集的消息。 到了傍晚时分,野外的村民就早早关上家门,再也不敢上山去砍柴割草了。这“人虎”比真老虎还让人避之不及,就算真的被老虎吃了,村民们也不敢去官府告状。
关于作者
宋代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 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