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侯不调累年识者叹息兹以规恢秘略亲简上知有诏复其官亨衢自此发轫闻之喜甚为作古篇

天骄饱肉气勇决,忆昨弯弧射汉月。 玉关保障烽燧惊,豺狼塞路人踪绝。 将军方著从事衫,指挥义士征河南。 设奇间道依嵩谷,百战崎岖不解骖。 攻城陷阵收殊绩,捷书夜到甘泉北。 天子兴嗟恨见晚,俾将楼船护江国。 将军击檝誓中流,英风凛凛气横秋。 胡为拘絷不得逞,归戴南冠效楚囚。 一朝奋激肝胆露,剌剌羞闻婢子语。 袖携文字几千言,径趍阊阖排云去。 帝敕天丁下取将,玉音诵之声琅琅。 侍臣却立屏东箱,奇谋创见惊未尝。 明日北门天子诏,似怪十年犹不调。 尽还故秩问所从,豪杰中原资号召。 我今尘敝黑貂裘,药裹关心万事休。 挑灯看剑夜无寐,耿耿犹怀嫠妇忧。 相期谈笑青油幕,关河去展规恢略。 燕然碣石与天齐,为君重勒千丈碑。

译文:

北方的强敌(天骄)吃得饱饱的,气势勇猛且果断,回想起从前他们拉弓射箭,那箭仿佛要射落汉家的明月。玉门关作为保障边境的重要关卡,烽火燃起令人心惊,道路上豺狼横行,行人的踪迹都断绝了。 有一位将军,当时还穿着从事的衣衫,却指挥着义士去征伐河南。他巧妙地设计,从偏僻的小路沿着嵩山山谷进军,经历了无数次艰难崎岖的战斗,始终不退缩。他攻城陷阵,立下了卓越的功绩,捷报在夜里传到了甘泉宫的北面。 天子感慨叹息,遗憾没有早点发现他的才能,于是让他率领水军去守护江国。将军击楫发誓,要在中流奋勇向前,那英武的气概,凛凛威风横贯秋季。可不知为何他被拘禁束缚,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只能像楚国的囚犯一样,戴着帽子回归。 有一天,他情绪激昂,肝胆赤诚尽显,厌烦听到那些像婢女一样琐碎无用的言语。他袖子里带着几千字的文字材料,径直奔向宫门,拨开云雾去面见天子。 皇帝下令天兵天将把他带来,亲自诵读他的文字,声音清脆响亮。侍臣们退到东边的厢房站立,他新奇的谋略和见解让众人从未见过,十分震惊。 第二天,天子从北门发布诏书,似乎责怪将军十年来都没有得到合适的任用。恢复了他原来的官职,询问他过往的经历,希望依靠他去中原地区号召豪杰。 我如今身上的黑貂裘都破旧沾满灰尘了,整天操心着药包,万事都觉得没了兴致。夜里挑亮灯烛看着宝剑,难以入眠,心中还像寡妇一样怀着深深的忧虑。 期望能和将军在营帐中谈笑风生,一起到关河之地去施展恢复国土的谋略。要让功绩像燕然山、碣石山一样与天齐高,我会为将军重新刻下千丈高的石碑来记载他的功勋。
关于作者
宋代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