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以食贫困于藜藿为诗以勉之

吾世本寒贱,吾身守贫约。 家徒立四壁,无田负城郭。 终岁服一衣,无装贮囊橐。 吾虽得一官,官微月俸薄。 况属岁凶荒,饥民填沟壑。 吾幸有寸禄,不至苦陨获。 随分且饱煖,不然亦流落。 尔等勤初学,旡耻衣食恶。 仁义足饱饫,道德堪咀嚼。 二者肥尔躯,不同乳与酪。 尔无嫌粗粝,尔勿厌藜藿。 富贵自努力,青云路非邈。

译文:

我们家世代本来就贫寒低贱,我自己也一直坚守着贫困俭约的生活。家里空荡荡的,只有四面墙壁,在城郭附近连一亩田都没有。一年到头就只穿一件衣服,也没有多余的衣物可以放在行囊里。 我虽然谋得了一个官职,可官职低微,每个月的俸禄少得可怜。况且现在正赶上灾荒年景,饥饿的百姓横尸在山沟荒野之中。我还算幸运,有那么一点微薄的俸禄,不至于陷入困苦潦倒、狼狈不堪的境地。 能跟着现状维持温饱就不错了,不然也会像那些饥民一样四处流落。你们这些孩子要勤奋地开始学习,不要因为吃穿不好而感到羞耻。仁义道德的学问足以让你们精神上获得满足,就好像吃饱了饭一样;道德准则值得你们去细细品味,反复思索。仁义和道德能够滋养你们的身心,这和喝牛奶、吃奶酪来养肥身体可不一样。 你们不要嫌弃食物粗糙不好吃,也不要讨厌那些野菜。富贵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通向高官显位的道路并非遥不可及。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