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文

眇焉五帝上,尝观二典辞。 焕乎三王间,尝观二雅诗。 道德既淳厚,声光何葳蕤。 烈烈日精散,闳闳雷声施。 施焉如飞龙,潜焉如蟠螭。 祖述兼宪章,后世唯吾师。 永言二典往,群言或隳离。 亦既二雅末,六义多陵迟。 寥寥千余年,颠危谁扶持。 揭揭韩先生,雄雄周孔姿。 披榛启其涂,与古相追驰。 沿波穷其源,与道相滨涯。 三坟言其大,十翼畅其微。 先生书之辞,包括无孑遗。 春秋一王法,曲礼三千仪。 先生载于笔,巨细咸羁縻。 杨墨乃沦胥,旷然彰其媸。 佛老亦颠𬯀,茫然复于夷。 婉婉平蔡画,淮西获以依。 凌凌逐鳄文,潮民蒙其禧。 心将元化合,功与天地齐。 洋洋治世音,磊磊王化基。 悖之则幽厉,顺之则轩羲。

译文:

在那久远渺茫的五帝时代之上,我曾研读《尧典》《舜典》这些经典文辞。在三王兴盛的时代,文化光彩夺目,我也曾欣赏《大雅》《小雅》中的诗篇。那时的道德风尚淳朴深厚,文化的光彩是多么繁盛。那文化的光芒如同炽热的太阳光芒散射,那气势又像宏大的雷声传播。它发挥作用时就像腾飞的巨龙,潜藏起来时又像盘曲的蛟龙。它既继承了前人的传统又有所创新,后世之人都以它为榜样。 可惜啊,自从《尧典》《舜典》所代表的时代过去,各种言论就开始背离正道。《大雅》《小雅》的时代结束后,《诗经》的“六义”也大多衰落了。在这寂寥的一千多年里,世道颠沛危险,有谁来扶持拯救呢? 这时,高高挺立的韩先生出现了,他有着像周公、孔子那样雄伟的姿态。他披荆斩棘开辟了文化复兴的道路,努力追赶古代圣贤的脚步。他顺着文学的波澜去探寻源头,让自己的思想与大道紧密相连。古代的《三坟》阐述了宏大的道理,《十翼》畅达地揭示了精微的义理,而韩先生文章中的言辞,将这些都囊括其中,没有丝毫遗漏。 《春秋》是一代王者的法则,《曲礼》有三千条礼仪规范,韩先生都用笔墨记载下来,无论大小都能掌控。他批判杨朱、墨子的学说,让它们的荒谬昭然若揭。他也驳斥佛老思想,使它们回归到应有的平实状态。 他那委婉周密的《平淮西碑》,让淮西地区有了依靠;他那气势凌厉的《鳄鱼文》,让潮州百姓蒙受了福祉。他的思想与天地自然相融合,他的功绩与天地一样伟大。他的文章充满了太平盛世的音韵,是王道教化坚实的基础。违背他的思想就会像周幽王、周厉王那样导致天下大乱,顺应他的思想就能像轩辕黄帝、伏羲氏那样使天下太平。
关于作者
宋代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