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檄如蒲圻讯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诗悯之

三代日方中,为民破重昏。 既蚀复光融,孔孟道益尊。 古礼今则亡,陈编意犹存。 饮燕用觥筹,荐享羞羔豚。 瞿昙何为者,髠首徒实繁。 不饮非畏义,不杀非知仁。 举世昏不悟,跣足行荆榛。 胎祸产妖幻,与佛岐又分。 俗愚有罣误,吏议多深文。 怒言必溢恶,疑似恐不根。 黔首亦何罪,可悯不可嗔。 大道若返古,怪说难眩民。 帝居虎豹守,此语谁扣阍。

译文:

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就如同太阳正当空,为百姓驱散了重重的愚昧昏暗。 后来虽然也有被遮蔽的时候,但又重新恢复光明,孔子和孟子所倡导的道越来越受尊崇。 古代的礼仪到如今已经消亡了,不过记载着它们的古籍里的意思还留存着。 从前人们宴饮时用觥筹来行酒令,祭祀时会献上肥美的羊羔和小猪。 那释迦牟尼是做什么的呢?如今光头的僧人实在是太多了。 他们不饮酒并非是敬畏道义,不杀生也并非是真正懂得仁爱。 全天下的人都昏聩不觉悟,光着脚在荆棘中行走。 这样滋生出灾祸和妖异怪诞之事,和真正的佛教又有了分歧。 民间的愚人会有因无知而犯错的情况,官吏们在评议案件时往往使用严苛的法律条文。 愤怒的言辞必然会过度指责,那些疑似的事情恐怕并没有依据。 百姓们又有什么罪过呢?他们值得怜悯而不该被嗔怪。 如果大道能够回归到古代的样子,那些怪异的学说就难以迷惑百姓了。 天帝居住的地方有虎豹把守,我这番话又能向谁去申诉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