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溪行

小溪一曲山四合,溪边杨柳藏门阑。 当时玉人在花下,对花窈窕矜红颜。 一双白璧不可聘,许我结佩乘青鸾。 我时年少气方锐,自负落笔翻波澜。 谓趁春风上霄汉,可以终老同清欢。 不知辛苦得一第,始见崎岖行路难。 有如萍草无根蒂,二纪流落江湖间。 莫年通籍入金马,虎豹嗔人窥九关。 天边失脚身堕地,春风破浪扁舟还。 云𫐌未几舍我去,空委玉骨埋青山。 重来溪上事皆变,惆怅齐眉难再见。 王母麻姑安在哉,过眼百年皆露电。 老身长子恩义深,不为向来花映面。 花枝一谢明年开,玉人一去何时回。 人今不见花亦尽,至此终日空徘徊。 百川宁有西流水,万古滔滔同一轨。 不堪回首细绎思,临没之言犹在耳。 蜀乡有凤空求凰,秦树无乌共将子。 年来年去春复冬,此生有尽情无穷。 一泓清泪洒不断,四山萧飒来悲风。 惟有老人老更健,年过九十如霜松。 尊则吾母舅,亲又吾妇翁。 收泪相劳问,停车少从容。 悲思无益不自禁,暂时借酒浇心胸。 明年强健再省觐,尊前更酌真珠红。

译文:

小溪蜿蜒曲折,四周群山环绕,溪边的杨柳垂拂,把那门户都遮掩起来了。 当年,有位如玉般的美人站在花丛之下,身姿窈窕,对着花朵顾影自怜,尽显红颜之美。 她就像那价值连城的白璧,不是一般的聘礼能迎娶的,她曾答应与我携手,一同乘上青鸾,相伴一生。 那时我年少气盛,锐气正足,自认为下笔就能如波澜翻涌,才华横溢。 想着能趁着春风平步青云,从此与她一起过上岁月静好、清闲欢乐的生活,直到终老。 却没想到历经辛苦才中得一第,这才明白人生之路是如此崎岖艰难。 我就像那无根的萍草,二十多年来一直在江湖间四处漂泊。 到了晚年,我终于进入了仕途,得以在金马门任职。可官场就像有虎豹把守着九重宫门,容不得人窥探。 我一不小心就在天边失足,从高位跌落,只好趁着春风,驾着扁舟回到故乡。 可惜没过多久,我的爱人就离我而去了,只留下她的玉骨长眠在青山之中。 再次来到这溪边,一切都已改变,我满心惆怅,再也难见到与我相敬如宾的她了。 传说中的王母娘娘和麻姑如今又在哪里呢?百年的时光就像露水和闪电一样,转瞬即逝。 我与她夫妻情分深厚,并不只是因为她当年那如鲜花映照般的容颜。 花枝凋谢了,明年还会再开,可我的爱人一去,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如今人已不见,花也凋零,我整天只能在这里空自徘徊。 百川哪有向西流的水呢?从古至今,时光就像滔滔江水,遵循着同样的轨迹。 我实在不忍回首往事,细细思量,她临终前的话语还在我耳边回响。 就像蜀地的凤鸟只能空自求凰,秦地的树上没有乌鸦共同养育子女一样,我失去了她,孤独无依。 年复一年,春去冬来,这一生终有尽头,但我对她的思念之情却无穷无尽。 一泓清泪不停地流淌,四周群山萧瑟,悲风阵阵袭来。 只有那位老人,年纪越大身体越康健,年过九十,就像那经霜的青松。 论辈分他是我的母舅,论亲情他又是我妻子的父亲。 我收起泪水,向他问候,停下车子,稍作停留。 明知悲伤思念无益,可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只能暂时借酒来浇灭心中的愁绪。 希望明年我还能健健康康地再来探望他,在他的面前再斟上一杯珍贵的美酒。
关于作者
宋代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