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辛弃疾 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诸葛元亮见和复用韵答之 2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辛弃疾 大儒学礼小儒诗,听取胪传夜控颐。 事出肺肝人易见,道如饮食味难知。 此生能著几緉屐,何处高悬一缕丝。 却笑空山顽老子,年来堪受八风吹。 译文: 这首诗可能较难有非常直白流畅且完全精准的白话翻译,因为其表意有一定的深邃性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大致的翻译: 大学者钻研礼仪,小儒者吟咏诗歌,且听那科举传胪时人们的议论吧。 事情若是发自内心,旁人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但“道”就如同饮食一样,它的真正滋味却难以知晓。 我这一生又能穿坏几双木屐呢,又该在何处高悬垂钓的丝线(寓意何处才是安身立命、施展抱负之所)。 却好笑我这隐居在空山的顽固老头,这些年已经能够承受各种外界的影响和诱惑了。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