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申孝子世宁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凶。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 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 尔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赏高嵯峨。

译文:

在六月骄阳似火、烈日高悬中天之时,有叛将带领着一群凶狠的歹徒为非作歹。普通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大溪的波浪,连片的房屋燃起大火,火焰映照着鹅湖峰。 锋利的刀刃在道路上四处挥舞,人们纷纷躲避,天地之间一片茫茫,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妻子看到丈夫死去,不敢发出哭声;母亲抛弃孩子奔逃,又怎忍心回头去看。 药市有位申公,鬓发已经斑白如霜,卧病多时都下不了床。他这一生都没经历过战争,可出门偏偏就遇上了如豺狼般的叛兵。 叛兵像流水一样布满街市,不停地追索金银绸缎,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可怜申家世代积累的阴德和善行,如今申公却将要成为死于兵祸的冤鬼。 申世宁的孝行是多么高尚啊,他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鸿毛还轻。那时他一心想替父亲去死,心甘情愿地伸长脖子迎接锋利的刀刃。 他的至孝感动了天地,一时间,白天都失去了光彩,百川汹涌澎湃。连砍三刀都没死,这在古往今来都是极为罕见的事,他这条命自有神灵护佑。 众多贤士对他的行为十分赞赏,争着为他作诗,就是要让他的美名永远不会磨灭。 什么时候能上书让皇帝知晓这件事,皇帝下诏书对他进行表彰和赏赐,那该是多么荣耀的事啊。
关于作者
宋代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