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

我来戏作南海游,两惊落叶鸣新秋。 文书暇日得胜侣,登临清赏追遨头。 万壑争流如爪裂,天公幻出神仙窟。 岩前滴水七月寒,岩下飞涛四时雪。 要当蹑履携枯藤,跻攀石磴褰裳行。 勿令俗物败人意,暂止喝道听松声。 安期已去宁复见,井灶漫传丹九转。 尚余玉舄在人间,特特追寻不辞远。 脚力已尽病莫兴,好山无穷相送迎。 山林钟鼎虽异趣,嵚崎荦确皆劳生。 更上危楼临峭壁,时见疎林鸟飞白。 一峰突兀鬰相望,万顷沧波湛空碧。 此身疑是在蓬壶,下瞰城郭如盘盂。 恨无诗才可八斗,领略群山但巵酒。 人生上寿不百年,白云驾我我即仙。 从此去天只尺五,俯仰人间自今古。

译文:

我来到这里,权且当作一场南海之游,两次经历了落叶飘零,迎来了崭新的秋天。 在处理文书的闲暇日子里,我有幸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好友,一同登临美景之处,追随那些出游的领头人,尽情欣赏这清幽之景。 众多的山谷间,水流竞相奔腾,就像爪子撕裂东西一般汹涌,仿佛是老天爷幻变出的神仙洞府。 山岩前的滴水,即使在七月也透着寒意;岩下飞涌的波涛,四季都像积雪一样洁白。 我真想穿上鞋子,手持枯藤,攀登那石磴,提起衣裳前行。 不要让那些世俗的事物坏了我们的兴致,暂且停下喝道之声,静静聆听那松涛之音。 安期生已经离去,哪里还能再见到他呢?不过那炼丹的井灶还在,传说着他曾在此九转炼丹。 据说还有他留下的玉鞋在人间,我特意不辞路途遥远前来追寻。 可惜我的脚力已经用尽,身体也有些不适无法再前行,而那美好的山峦却连绵无尽,似在一路相送又相迎。 隐居山林与在朝廷为官虽然志趣不同,但人生无论选择哪种,都充满了辛劳。 我又登上高楼,面对那陡峭的峭壁,不时能看见稀疏树林中鸟儿飞过,洁白的身影格外显眼。 一座山峰突兀挺立,与其他山峰郁郁相望,下方是碧波万顷的沧海,湛蓝而空明。 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岛,向下俯瞰,城郭就像盘子和盂一样渺小。 只恨我没有像曹植那样八斗的诗才,只能拿着一杯酒,去感受群山的韵味。 人生即使长寿也不过百年,若能驾着白云,我即刻就能成为神仙。 从此感觉离天只有一尺五那么近,俯仰之间,看尽人间的古今变迁。
关于作者
宋代蔡戡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