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收仲寺丞挽诗 其二

耆旧凋零尽,吾犹及此公。 典刑前辈近,气概古人同。 抵掌谈如在,掀髯笑已空。 堂堂宁复见,萧瑟九原中。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下面是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那些年高德劭、有声望的老人们都相继离世了,我还能结识到您这样的人物。 您身上有着前辈贤人的典范和风度,您的气概能和古代的仁人志士相媲美。 我还清晰地记得与您抵掌而谈时的场景,仿佛您的话语还在耳边;可如今您那掀动胡须开怀大笑的模样却再也看不到了。 像您这样仪表堂堂、品行高洁的人,以后哪里还能再见到呢?您如今静静地躺在那荒郊的墓地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萧瑟凄凉。
关于作者
宋代蔡戡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