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身利名场,无异一釜甑。 置之水火间,谬以力取胜。 人生具天则,发见亦有证。 如水行地中,投隙即流迸。 但恐人欲纵,勃若一民横。 志师傥自强,万虑当退听。 谁能学禅伯,绝物以求定。 吾闻至人言,当识动中静。 万变不可齐,一念终难正。 口耳固在我,视听复谁令。 须从事上学,宁有物外性。 能用使太平,不用我何病。 斯言闻亦多,究竟终未莹。 从今三𦶟香,愿以公为镜。
和向倅韵 其一
译文:
我在追逐功名利禄的场子里迷失了自我,这和那锅甑没什么两样。
锅甑被放置在水火之间,荒谬地想要凭借自身力量去应对困境。
人生都有天然的准则,而且这种准则的显现也是有迹象可寻的。
就如同水在地下流动,只要有缝隙就会奔涌而去。
只担心人的欲望放纵起来,就像蛮横的民众一样张狂。
如果能以立志为老师并自我勉励、奋发图强,那么众多的杂念就会退避。
谁又能像禅僧那样,断绝一切外物来求得内心的安定呢?
我听闻品德高尚、智慧超凡之人说过,应当懂得在变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世间的变化千差万别难以统一,若只有一个念头,终究难以做到纯正。
嘴巴和耳朵本就在自己身上,看和听又是谁在指使呢?
必须从具体的事物和实践中去学习,哪有脱离外物的本性呢?
若才能得以施展,就能让天下太平;若不被任用,我又有什么遗憾呢?
这样的道理我也听过很多,但终究没有彻底明白。
从现在起,我三次焚香礼拜,希望能以您为榜样,照亮我前行的路。
关于作者
宋代 • 彭龟年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