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畴昔登贤书,夫子持文衡。 每见辄忽别,问端不能更。 一从齿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几奉辟书,复接台中评。 词色陶春和,风味浥秋清。 人生事好乖,岁晚意始倾。 云何千里去,一节湘中行。 留行我无说,脱去公方荣。 人言转输重,我视锱铢轻。 望之拾遗愿,公岂少此情。 向来否泰疏,上亦知忠诚。 公身有内外,公意无亏盈。 雁来书可慰,细数新丰程。

译文:

过去你主持科举考试选拔贤才的时候,我考中了贤书。每次见到你总是匆匆分别,连询问事情都来不及深入。 自从我跻身于朝官之列,先后与你一同在国子监任职。没多久你接到征召文书,又在御史台接受评议。你言辞神色如春日般温和,气质风度似秋景般清朗。 人生的事情总是如此不如意,到了晚年我们才心意相通。为何你要前往千里之外,持着符节到湖南去任职呢。 我没有什么话能挽留你,你前去赴任正可获得荣耀。别人都说转运物资的职责很重要,但在我看来这如同锱铢一般轻微。 人们期望你能像古代拾遗之臣那样进谏建言,你想必也有这样的情怀。过去仕途的顺逆你都不放在心上,皇上也了解你的忠诚。 你的职位有在朝内和朝外之分,但你的心意始终没有增减变化。等大雁飞来的时候希望能收到你的书信慰藉我,详细说说你一路上的行程。
关于作者
宋代彭龟年

彭龟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寿,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授袁州宜春尉,调吉州安福丞。请祠养亲,与张栻、朱熹游,学益进。光宗即位,召除太学博士。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国子监丞,为御史台主簿,四年,改司农寺丞,进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除起居舍人。宁宗即位,迁中书舍人,除侍讲,迁吏部侍郎兼侍读。以上疏劾韩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职奉祠,五年,以赵汝愚党追三官勒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赣州,以疾辞。开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艺文志》),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等书辑为十八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攻媿集》卷九六《忠肃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彭龟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殿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